































































發布日期 : Tuesday, July 29, 2025
在地鐵車站內發展零售服務,正被視為胡志明市提升公共交通效率與打造現代城市商業生態系的突破口。此一模式不僅可為通勤者提供便利,也被期待將成為零售業與車站周邊房地產市場的新一輪增長引擎。
胡志明市工貿廳近日表示,將考慮在地鐵一號線(濱城 – 蘇益仙)沿線的車站內設置基本零售服務,這項提議來自於本地大型零售合作社Saigon Co.op。
該地鐵線全長近 20 公里,共設有 14 個車站(3 個地下站、11 個高架站),目前僅滿足基本交通需求,站內空間尚未有效利用,缺乏購物、飲食與娛樂等配套服務。
市政府認為,在車站內引入商業服務,除了可創造多元收入來源,更能提供通勤者快速、便利的消費選擇,尤其對於高密度都市區來說極具吸引力。
這一模式在日本、韓國與新加坡等城市已成功實踐,當地的地鐵系統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集結了購物、美食、銀行、診所與娛樂等功能的綜合性樞紐。
以日本為例,像Tokyo Metro Mall、Osaka Station City等車站商場,不僅有效提升了地鐵搭乘率,也大幅帶動零售營收與周邊地區經濟。
依照初步構想,Saigon Co.op 將與相關單位合作,於部分車站試辦販售民生用品、飲品、便利購物等形式的快閃型商業服務。
胡志明市工貿廳也建議 Saigon Co.op 與**都市鐵道管理一號公司(HURC1)**直接對接,將此構想納入地鐵基礎設施開發規劃中。
自啟用以來,地鐵一號線在 7 個月內已接待超過 1,000 萬人次,日均搭乘人數超過 52,300 人,遠超原定目標。然而,14 座車站內仍缺乏基本的商業配套,無法充分滿足日益成長的通勤人潮與潛在消費力。
胡志明市計畫至 2035 年建設總長達 335 公里的地鐵網絡,若能及早整合「交通+商業」的開發策略,將為基礎建設發揮最大效益,並全面帶動城市消費力。
多位房地產專家指出,若車站內設置完善的商業機能,將顯著提升周邊地區不動產價值,尤其在距離車站 500~800 公尺 內的黃金區域。
店面住宅(Shophouse)、商業公寓、短期出租套房等物件將受到市場關注;
配備完善商業設施的地鐵站周邊地段,土地與物業價格通常上升速度比一般區域快 10%~30%;
投資人已開始重新調整資產配置,傾向選擇位於熱門車站(如:濱城市場、市歌劇院、蘇益仙、守德區、高科技園區)周邊的房產項目。
若胡志明市於 2026 年正式推動車站商業化試點,預計將帶來雙重效益:促進零售發展 + 帶動不動產價值成長。
在地鐵車站設置商業空間,不僅是便利乘客的小創新,而是城市規劃的一項重大戰略轉變——打造一個結合交通、消費與居住價值的多元生態系統。
在城市快速發展與交通建設擴張的背景下,胡志明市若能率先落實這一模式,將不僅提升基礎建設的經濟效益,更可強化都市核心消費能量、推動房地產轉型升值、並培育未來新都市生活樣貌。
地鐵,不再只是通勤路線,而是連結生活、商業與城市未來的黃金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