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 : Friday, October 17, 2025
越南公安部近期公布草案,擬議在房地產與交通工具買賣、轉讓、抵押等交易中,取消強制公證與婚姻狀況證明,前提是該交易對象的資料已被數位化並完成資料清理。
依據草案內容,當民眾進行土地買賣、轉讓、贈與、繼承或車輛過戶等手續時,不再需要公證契約,也無須出示婚姻狀況證明或個人證件影本。
取而代之的是透過全國性電子資料庫(包含人口、戶籍、土地與車輛系統)來進行資料查驗與驗證。所有電子資料皆具備法律效力,等同紙本文件。民眾僅需以電子簽章或 VNeID 第二級身分帳號簽署,即可完成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契約。
這項改革旨在節省行政時間與成本、減少重複提交文件,同時推動越南邁向數位治理與無紙化行政體系。
據胡志明市不動產協會主席黎黃洲(Lê Hoàng Châu)指出,過去要求民眾提供「單身證明」的規定已不再必要,因為婚姻狀況等資訊早已整合至個人身分識別系統 VNeID。
透過國家電子身分系統,民眾的婚姻狀況、戶籍、資產所有權、居住地址乃至護照資訊都已被關聯與驗證。因此,政府機關可直接線上查詢,無須再要求民眾自行提交紙本證明。
此舉帶來多項好處:
節省民眾時間與行政成本;
減輕地方戶籍與公證單位的作業負擔;
提升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確保資訊透明、更新迅速。
黎黃洲強調:「當所有資料皆可即時查詢、且以區塊鏈技術確保真實性與不可竄改時,公證與單身證明自然失去存在的必要。」
法律專家指出,取消繁瑣手續將明顯提升越南房地產市場的交易效率。
律師陳明強(Trần Minh Cường)表示,目前土地與產權資料已高度數位化,只要透過電子簽章與 VNeID 驗證,整個買賣流程可能從以往的數天縮短至數分鐘即可完成。
潛在效應包括:
提高市場流動性與成交速度;
吸引更多外資進入越南不動產市場;
降低交易與公證費用,惠及個人與企業。
此改革若落實,將助力越南朝「電子政府與數位經濟」邁進,並提升國際競爭力與投資信心。
然而,律師黎姮(Lê Hằng)提醒,公證制度的功能不僅在於確認簽名或契約成立,更在於預防法律風險與保障交易安全。
公證人具備審查資產權屬、土地使用限制、是否涉及查封或抵押等義務。若完全取消公證,而電子資料又尚未完善,買方將難以自行核實產權真實性,極易陷入以下風險:
購得正在抵押、被查封或涉訴訟之房產;
因配偶未同意出售共有財產,導致合約被法院宣告無效;
出現假名簽署、低報價格逃稅或洗錢等問題。
黎姮警告:「若在系統未完備前過度簡化程序,將使買方成為最大受害者。法律保護機制若未同步建立,未來的房產爭議案件勢必激增。」
公安部亦指出,若資料系統尚未完整,主管機關仍可要求民眾補充文件,或指導其更新戶籍與 VNeID 資料,以利後續交易能採取簡化流程。
專家建議應採取三階段漸進式推行:
試點階段(2025–2026):先行於河內、胡志明市、峴港等主要城市實施;
擴大階段(2027–2028):全國性整合土地、婚姻與車輛資料庫;
穩定階段(2029 年起):建構完整法制架構,將電子公證納入正式法律程序。
取消公證與單身證明的措施,象徵越南行政體系邁入數位轉型與法制現代化的重要一步。
然而,改革若要成功,必須以完善的資料系統與法律配套作為基礎,確保交易雙方的權益不受侵害。
當技術、法律與管理體系三者成熟結合後,越南有望成為東南亞首個實現「全電子化房地產交易」的國家——
無紙化、無公證、無單身證明,一切僅憑一個 VNeID,即可完成安全與高效率的交易,開啟智慧房地產新時代。